029-87563900

良药传世 分类
鼻炎方剂
鼻炎方剂
鼻炎方剂

鼻炎是西医的病名,中医没有。鼻炎在中医叫做鼻息,就是窒息的意思。

中医认为肺主鼻,鼻为肺之窍,肺气充沛,肺气由鼻窍而出,会将自然的风寒湿热等病症从鼻腔内清除掉,所以会出现呼吸顺畅,鼻子通畅。

 

一、鼻炎的形成过程

1、受风感冒后,清涕鼻塞,通常只说是感冒了。有人没有治疗或者没能有效治疗,7

天后即便感冒好了,鼻子还没有好利索,就演变为鼻炎,此时的清涕转为浊涕。

2、再没有有效治疗会形成慢性鼻炎。

3、经过几年、十几年后会形成鼻腔黏膜增生,鼻甲肥大。

4、十年以上可以长成鼻息肉,严重堵塞鼻腔,西医建议做手术。虽然做手术可以清除

病灶,但病因为得到解决,鼻息肉还会再长。

5、鼻息肉时间久了,或手术后,有一部分会恶化为癌。

 

二、鼻炎治疗现状

现在治疗鼻炎(包括鼻炎馆),多数以西药为主,中医治疗为小部分;很多是中医书上找到一个方子,试试就大肆推广,效果好的不多。

 

三、西医和中医治疗鼻炎效果对比分析

1、西医治疗起效快,停药后一周左右就有可能复发;

2、中医治疗复发率低,即便因为感冒了再次发作,也会比原来症状轻微的多,再次用

药以后不会再次发作。

 

四、朴敬堂治疗鼻炎的方法

朴敬堂国医馆治疗鼻炎的方法有:鼻炎喷剂、内服方剂。

鼻炎喷剂不超过两分钟,内服方剂20分钟左右,就有明显效果:患者能明显感觉到鼻子通了、有凉飕飕的感觉、通气了。

朴敬堂采用纯中药进行制剂,没有任何西药成分。

 

 

无论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慢性鼻炎,还是变应原所致的过敏性鼻炎最终所引起的都是鼻粘膜及黏膜下血管的炎症反应。发病初期黏膜血管痉挛,局部缺血,腺体分泌减少,此期患者常感到鼻内及鼻咽部干燥灼热感,喷嚏。

 

随着病情发展,黏膜下血管进入充血期,黏膜水肿,腺体分泌增加,此期患者常表现为鼻塞,流大量清涕,若伴有细菌感染则转为脓性涕;恢复期,黏膜上皮逐渐恢复正常,各症状逐渐好转。

 

通过以上鼻炎病理变化过程的分析,我们对鼻炎有了基本的认识,以下我将列举多例临床病例,以从中找出朴敬堂如何运用经方扶阳法治疗鼻炎的规律:

 

病例一:李某,女,25

去年鼻炎,服中药后好转,今年立秋后鼻炎又作,复来诊,现症见:鼻子不适,流清涕,咽喉干。

 

脉象:左寸浮关弦滑尺弦细紧

 

          右寸浮关弦滑尺细紧

 

方药:乌梅30g银柴胡10g细辛10g附子30g防风10g知母30g五味子10g诃子10g茯苓30g炙甘草10g蝉蜕10g僵蚕10g片姜黄10g生姜30g

 

         12剂,日一剂,早晚分服

 

按语:方用脱敏煎、苓甘姜辛五味汤、升降散化裁。

 

病例二:王某,女,30

 

8.25患者诉:自己患有鼻炎,每次立秋即发作,这次也是立秋前两天发作,打喷嚏,鼻塞,流清涕,感觉影响到头部不适,头闷闷的,心情差。

 

脉象:右寸浮滑关弦滑尺沉紧

 

          左寸浮滑关弦滑尺沉紧

 

方药:乌梅30g细辛10g附子30g诃子10g银柴胡10g五味子10g蝉蜕10g僵蚕10g片姜黄10g桂枝15g白芍30g炙甘草15g生姜30g大枣30g

 

          12剂,日一剂,早晚分服

 

9.1复诊,患者述打喷嚏,鼻塞好转,最近因为感冒,咽部干痒,病人精神好,自己没想到中药药效这么快。

 

脉象:左寸浮滑关弦滑尺沉紧

 

          右寸浮关沉滑尺沉紧

 

方药:乌梅30g细辛10g附子30g诃子10g银柴胡10g知母30g五味子10g蝉蜕10g僵蚕10g片姜黄10g炙甘草10g生姜30g大枣30g

 

          12剂,日一剂,早晚分服

 

按语:方用脱敏煎、升降散、附子细辛汤、小建中汤加减化裁。

 

病例三:杜谋,女,39

 

患者诉打喷嚏,流清涕,眼睛痒三天了,自己发现每到秋季就发作一次,问自己是不是鼻炎,老师问月经好不好,答:月经量多伴有血块,有贫血。

 

脉象:右寸浮滑关细紧尺沉细紧

 

          左寸浮滑关弦滑涩尺沉紧

 

方药:乌梅30g当归15g白芍30g熟地30g附子30g细辛10g桃仁10g银柴胡10g诃子10g五味子10g蝉蜕10g僵蚕10g片姜黄10g干姜15g党参30g生姜30g

 

            12剂,日一剂,早晚分服

 

按语:方用脱敏煎、升降散、附子细辛汤、四物汤加减化裁,患者上焦有淤热,下焦有寒凝血瘀,在上者散之,在下之淤血,用四物汤下之。

 

病例四:王某,男,15

 

患者诉打喷嚏,鼻塞,纳差,不想吃饭,影响睡眠。

 

脉象:右寸浮滑关滑尺沉弦

 

          左寸浮滑关沉细滑尺沉紧

 

方药:蝉蜕10g僵蚕10g片姜黄10g乌梅30g防风6g诃子10g五味子10g桂枝15g白芍30g炙甘草15g生姜30g大枣30g

 

           12剂,日一剂,早晚分服

 

按语:方子用脱敏煎、升降散、小建中汤加减化裁。

 

从以上四个病例我们可以看出老师治疗鼻炎以脱敏煎、升降散和附子细辛汤为基本方,那么老师为什么要用这几个方子呢?

 

以上患者脉象中双侧寸脉以浮或浮滑为主,西医用血管炎症,充血水肿解释,在中医以脉辨证,浮者为风,滑者为热,上焦瘀热,通过升降散由表散出;双尺脉以沉细紧或沉弦为主,下焦有寒气,用附子细辛散寒。

 

脱敏煎:五味子、诃子能减少分泌,改善鼻粘膜水肿渗出;乌梅升发肝阳;防风走表,助升降散散邪外出;银柴胡清热凉血,消除炎性因子。

 

既然如此,那我们治疗鼻炎用此三方是不是无往而不利呢?当然不是,临床中每位患者体质不同,自然也要进行不同的加减变化:

 

 

黄涕者加知母;清涕多者:苓甘姜辛五味汤或五苓散去桂枝;喘咳、气紧者:射干麻黄汤;鼻炎脾虚者:柴胡理中汤加升降散使邪气转出少阳;老年人脾肾阳虚,早起清涕不止者:大建中汤打底加桂枝甘草汤或缩泉丸加右归丸。

 

中医治疗鼻炎,同样的病,方子不同,但同样有效,这就是中医同病异治的奥妙。

 

那么鼻炎除了吃药还有没有迅速缓解不适的方法呢?当然有,下面是一些外治法:

 

喷鼻:水剂:用辛夷滴鼻油,解决鼻炎急性水肿期鼻塞,流涕。

 

 油剂:当归、苍耳子、柏子仁、辛夷油炸加入冰片治疗萎缩性鼻炎,保护鼻粘膜,防止萎缩,缓解鼻腔干燥,感染。

 

 使用时先喷水剂,解决水肿,10min后喷油剂,保护黏膜,防萎缩。

 

针刺放血:适用于外感引起的鼻炎。在背部大椎穴附近找到压痛点,拔罐点刺放血拔罐艾灸(灸至热透前胸)。

 

灸法:适用于老年人肾阳虚衰者。腹部:关元、石门、水分;背部:八髎穴、腰眼。恢复机体阳气,增强机体免疫力。

 

最后,我们知道鼻炎有很强的规律性,常在换季时出现,既然如此,我们如何未病先防呢?

 

 

在临床中,鼻炎患者常常体质弱,免疫力低下,故换季时,身体不能适应气温的变化,而诱发。其本质仍然是阳虚。阳气,即人体正气,正气足则免疫力强,则不易患病,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为防止患病,患者除了在平时保持生活规律,不伤阳气的同时,还需要借助中药调理,比如,秋季鼻炎的患者,需在立秋前一个月,服用中药,调理机体适应气候变化,如此连续三年,每年服药一月,鼻炎有望根治。